
时间过得真快,转眼间来到装备制造事业部已经三个月了。还记得刚走出校园那会儿,心里既期待又忐忑,不知道书本上学的东西能不能真正用在实处。经过这段时间在车间和办公室之间的来回奔波,我渐渐找到了答案。
参加公司组织的安全培训时,讲师反复强调“安全是1,其他都是后面的0”。起初对这句话的理解还停留在表面,直到第 一次跟着师傅走进车间实地学习。看着稳定运行的设备、错综复杂的线路,还有师傅指着配电柜讲解每个开关的作用时,我才真切体会到那句话的分量。而正是这些看似琐碎的工作,让我明白了规章制度背后都是血的教训,也让我养成了严谨细致的习惯。
为了深入了解单轨吊,我时常记录驱动部的结构组成与工作原理。从初对机械结构的一知半解,到逐渐熟悉每个部件的功能和运作方式,这个过程充满了挑战,但也让我收获颇丰。我深知,每一个数据、每一条记录,都可能成为未来优化产品的关键。
随着对车间设备的了解逐渐深入,我开始接触到更为核心的工作——机械建模,这是将实际的机械结构转化为精 确数字模型的过程,是连接设计与制造的关键桥梁。为了胜任这份工作,我主动学习了三维绘图软件SolidWorks。这款软件功能强大,但学习过程也较为复杂。我从基础的命令学起,通过大量的练习来熟悉软件的操作。遇到难题时,我会查阅相关的教程和资料,或者向同事请教。在不断的摸索和实践中,我逐渐掌握了SolidWorks的使用技巧,能够独立完成一些简单的建模任务。
在这段时间里,我主要学习锂电池单轨吊机车的部分结构建模,例如驱动架部件、电液车、电池连接板、起吊梁架、电动篷布架等。每一个部件都有其独特的设计要求和复杂的结构特点,建模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到各个细节。以驱动架部件为例,它作为单轨吊的核心承重部件之一,不仅要承受巨大的拉力和压力,还要考虑在各种工况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。因此,在建模时,我需要精 确地测量和记录每个尺寸参数,仔细地设计每一个连接部位,确保模型与实际部件完全一致。
除了日常的工作,我还积极参与团队的各项活动,在协作中感受文明的力量。在装备制造事业部,团队协作无处不在。每一个项目的成功完成,都离不开各个环节、各个岗位同事们的紧密配合。在与同事们的沟通协作中,我也收获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启示。他们不仅在工作上给予我耐心的指导和帮助,还在生活中关心我、照顾我。记得有一次,在建模过程中遇到了一个技术难题,我尝试了很多方法都无法解决。正当我感到焦虑和无助的时候,同事主动过来帮助我。他仔细地查看了我的模型和操作步骤,然后指出了问题所在,并为我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思路。在他的帮助下,我顺利地解决了这个难题。那一刻,我心中充满了感激之情。从那以后,我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团队的讨论和协作中,与同事们分享自己的想法和经验,共同攻克一个又一个难关。
在这个团队中,我还感受到了文明的沟通方式和良好的工作氛围所带来的积极影响。大家在交流工作时,总是能够互相尊重、互相理解,以平和的心态讨论问题、解决矛盾。即使在意见不一致的情况下,也能够保持理性和客观,通过充分的沟通和协商达成共识。这种文明的工作氛围,不仅提高了我们的工作效率,还让我们在工作中感受到了快乐和满足。
很庆幸能在盛源这样务实的企业开始我的职业生涯。这里有严格的制度规范,也有老师傅们毫无保留的传帮带。虽然现在我还只是个新人,但我愿意从基础的工作做起,在平凡的岗位上踏实前行。相信只要保持学习的热情和实干的精神,一定能在这个行业里走出属于自己的路。
| 上一条:承精神之炬,赴千亿之约 | 下一条:文明同行,让千亿目标‘聚’沙成塔” |

首页
项目
电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