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企业管理部 杨铭君
作为考核岗的一员,我的日常工作总是围绕着密密麻麻的考核表、精 准到小数点后两位的数据以及反复校准的流程规范展开。曾以为“考核”只是一把冷冰冰的标尺,仅用于衡量业绩的高低;然而,随着“凝心向千亿文明我先行”文明实践月的启动,在一次次与部门对接优化制度的过程中,我才逐渐领悟到:文明,正是这把标尺柔软也坚实的刻度——它蕴藏在跨部门协作的默契中、隐于员工彼此的体谅之间,为企业冲刺千亿目标奠定了坚实的“软实力路基”。
从事考核工作五年,我始终铭记刚接手时前辈的教诲:“考核的目的不在于挑错,而是为了让‘好’的标准更加清晰,让‘优’的做法得以复制。”而文明,正是让“好”与“优”落地的佳载体。
考核岗的“标尺”不仅要精 准指出“错在哪”,更要引导“怎么做才对”——通过考核搭建文明协作的桥梁,部门间的“壁垒”自然会成为“通途”。
如果说部门协同的文明是“搭桥梁”,那么考核岗的工作,不仅仅是“制定标准”,更是“发现文明”——将基层员工的自觉实践,转化为可复制、可推广的规范,再通过考核激励更多人参与,文明便会从“少数人的坚持”,逐渐成为整个车间的“日常习惯”。
有人认为“考核是冷的,数据是硬的”,但在我看来,文明恰恰是赋予考核“温度”的关键。考核并非“冷冰冰的评判”,而是“有温度的同行”——当我们以文明的视角审视考核,以帮助的心态对待不足,每个部门、每位员工才会真正愿意为共同的目标而努力。
如今,“凝心向千亿”的号角在园区内回荡,我目睹考核表上越来越多的“文明加分项”,看到车间里越来越规范的操作、部门间越来越顺畅的协作,忽然感到“千亿目标”不再是一个遥远的数字——我愿继续紧握这把“带文明温度的标尺”,既能衡量业绩的“高度”,也能守护文明的“温度”;用考核引导文明,用文明推动发展,让每一次数据核查都成为文明进步的见证,让每一项制度优化都成为奔赴千亿的助力。
文明先行,考核护航;凝心聚力,共赴千亿。这,是我作为山东盛源考核岗一员真挚的心声,也是我们用责任与坚守,写给企业未来的坚定承诺。
| 上一条:账表为纸,实践为笔:我在盛源书写的税务成长答卷 | 下一条:文明同行,让千亿目标‘聚’沙成塔” |

首页
项目
电话